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碳材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最早的碳材料,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其干木头中50%以上都是碳。
公元前2450年,印度人发现了天然金刚石;19世纪上半叶,北美人用天然气大规模生产炭黑,助推了炭黑产业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碳纤维进入了大众视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个个新型的纳米碳材料问世,如C60和富勒烯,1996年斩获诺贝尔化学奖;1991年,人们发现了一维的碳材料——碳纳米管;2004年发现了二维碳材料——石墨烯,并于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远古时代至今,碳材料家族不断迎来新成员,并不断创造出新产业,如金刚石产业、石墨产业、炭黑产业、活性碳产业、碳纤维产业等。
“下一个碳材料产业是什么?我坚信是石墨烯产业,它应该是古老碳材料产业中的新星,是碳材料产业的继承者。”5月25日,新材料在线®主办,新材料企业家成长营共同协办的“百大名师”系列在线课程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围绕主题《古树新枝,继往开来的石墨烯材料》,针对碳材料的发展历程、石墨烯的广阔应用前景及技术挑战等话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直播。
01
石墨烯:神奇的特性造就无限的未来
诚然,石墨烯这一材料的神奇特性,为产学研界带来了无限的期待。“因为石墨烯是最薄最轻的材料,也是最坚硬的材料,它的导电性、导热性从理论上讲都是无与伦比的,并且具有柔性和非常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想象未来它的前景是多么广阔。”
提及发现过程,刘忠范院士打趣道“石墨烯是用透明胶带撕出来的”。
据介绍,石墨烯是利用范德华力结合起来的一种层状物质,因此其层间相互作用较弱,用透明胶带按上去反复对折撕扯,层数显然越来越少。
“若是运气好,可能会撕出单层的石墨片,这在学术上就被称为石墨烯,简单计算可知,1mm厚的石墨大约含有300万层的石墨烯,因此可以想象石墨烯是一种非常非常薄的材料。”
2004年10月22日,科学家安德烈·海姆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了第一篇石墨烯热点文章,短短6年后的2010年10月,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石墨烯材料的神奇,也不难理解这种材料能在短期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热潮。
刘忠范院士回忆起自己30多年前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的经历。“我经常用透明胶带撕石墨,因为石墨表面有灰尘和吸附物,用胶带撕掉表层就会露出新鲜的表面,但很可惜我没有接着撕下去,错失了发现石墨烯的机会。”
在刘忠范院士看来,从多个角度、多种思维去做研究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从0到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突破,常常是无心插柳的结果,源于科学家们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难进行‘规划’和重点‘攻关’,这也是基础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
当前,石墨烯正逐渐走进人类生活,续写到碳材料家族新的辉煌,在电子信息、光通信、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广阔领域,都拥有着极为诱人的应用前景。
一是石墨烯可以助力新能源汽车充电更快、跑得更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导电性一般较差,目前的主流做法是利用碳黑做导电添加剂,但对于电池来说,这种非活性的导电添加剂添加得越多,其能量密度就会降低越多。利用高性能石墨烯导电剂代替碳黑,理论上可以显著降低这种非活性添加剂,从而提高能量密度,并显著提升电池的快充性能。
二是石墨烯在大健康、电热领域拥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石墨烯的红外辐射性能,石墨烯可以用于制作电加热服、电热毯、眼罩、红外理疗、地暖、墙暖等。
三是在重防腐涂料领域中,石墨烯拥有开发潜力。例如化工厂和海洋环境中,腐蚀问题非常严重,通常大量使用防腐涂料。超薄氧化石墨烯微片比传统玻璃鳞片可提供更好的物理屏蔽,延缓腐蚀介质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