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亮,我国著名的无机材料科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先进陶瓷的组成、结构、工艺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先后开展氧化铝陶瓷末期烧结气氛对材料致密化的影响,碳化物或含碳化物的复合材料的高温等静压氮化改性工艺等基础研究工作,促进了无机材料科学的发展。
荣誉成就
江东亮院士共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著作5本,申请专利20余项,已批准14项。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以及上海市和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奖等12项。指导培养博士生25名,硕士生9名。1992年入选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 1996年获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八五”攻关先进个人,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获得美国陶瓷学会工程陶瓷分会颁发桥建奖,2014年获得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化学很奇妙,大学第一志愿填化工系
中学时代,江东亮院士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中所出现的神奇现象很感兴趣,觉得很多东西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很有趣。因此,1955年,江东亮院士考入南京化工学院时,就将第一志愿填报了化工系。
江院士所学的专业是硅酸盐,即水泥方向。大四那年,学校将江东亮院士的研究方向转向了一个新的专业——陶瓷。初次接触陶瓷学,江东亮院士认为,陶瓷无非就是茶碗之类的瓶瓶罐罐。但是,对待学术严谨认真的江东亮院士既来之则安之,依然认认真真学习实践,在毕业前夕,走遍了几乎所有和硅酸盐相关的工厂。
江院士在大连电瓷厂待的时间最长。大连电瓷厂做的是高压线上挂着的电瓷,不再是想象中的瓶瓶罐罐,而是工业电瓷,它涉及很多技术上的要求,对我国发展长距离输电有着重要意义。正是这段到处奔波的实习经历,才改变了江东亮院士对于陶瓷的理解。也让江东亮院士真正的对陶瓷专业感兴趣起来。
投身陶瓷领域,揭开“先进陶瓷”的面纱
毕业后的江东亮院士被分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结构陶瓷部门工作, 那时,他对陶瓷专业的认识又起了新的变化。
结构陶瓷是不同于传统陶瓷的先进陶瓷,和工业瓷也略有差别。传统陶瓷的原料是天然的黏土、沙、石英等物质;先进陶瓷要求有更高的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不怕酸、不怕碱、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因此对原料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原料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用人工合成的纯度和细度都很高的材料,通过化学成分的设计和特殊工艺手段烧制成先进陶瓷。
从刚进所里做氧化铝陶瓷再到做碳化物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江东亮院士在先进陶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新材料+新设计,开启“陶瓷”的新时代
新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在“十三五规划”中,也将新材料列为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先进陶瓷是新材料中的一类,具有耐高温、高强度等优异性能,目前,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成为材料学界的新宠儿。加之“材料基因工程”计划大大缩减了研发应用先进陶瓷的时间和成本,新材料+新设计,开启了“陶瓷”的新时代。
在新材料开发和工程应用上,江东亮院士在国内研制成功高致密微晶氧化铝陶瓷及机械密封件,磁流体发电电极材料,氧化铝轻质、重质耐热混凝土,碳化硅基工程陶瓷,复相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能源、交通和空间技术等行业,取得了相当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