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锂金属电池的萌芽
1958年,美国加州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提出了锂、钠等活泼金属做电池负极的设想,经此之后,人们才开始了以锂金属为负极的锂电池研究。
图1 锂金属负极形成天然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膜)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人们发现锂金属负极在工作时,会形成一层天然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膜),可以防止沉积过程中形成的锂金属被电解液腐蚀。
图2 锂金属被暴露在充满电解液的世界
但是,随着沉积的锂金属越来越多,同时伴随着不均匀锂金属表面形貌的形成(行业中称这种现象为锂枝晶生长),SEI膜最终会被撑破。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一部分锂金属被暴露在充满电解液的世界,这会对对电池造成直接破坏。
图3 锂金属负极界面不稳定的原因
这样一来,就会引发正负极直接亲密互撩,从而造成电池内部的短路。
于是,上世纪80年代,在第一代锂金属商业电池爆炸多次后,科学家们果断放弃了锂金属负极而使用石墨负极,锂金属电池也悄然退居幕后。
二、锂金属电池的机遇
虽然石墨已被证明是迄今为止用于制作阴极的最可靠物质,但它容纳的离子数量有限,以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已接近理论容量极限,却远远达不到人们的生活需求。
研究人员一直希望用锂金属箔来取代石墨,它的理论容量是石墨负极的十倍,而且具有最低的电化学势,可以说是全方位碾压石墨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但通常锂金属箔与电解质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导致电解质过热,甚至导致燃烧。锂金属电池的安全问题确实让科学家们头疼不已。所以,解决锂金属循环和安全问题,是锂金属电池能否实现商业化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目前,科学家已经对锂金属负极的保护做了大量的研究,比如,优化和改性电解液,提供载体限制锂金属负极膨胀,应用人工界面膜等等。
图4 用于锂金属负极保护的不同界面孔隙结构
简而言之,“锂金属电池”技术是一项工程突破,它将大大改善电池性能,增强电池的电量持久力,大幅改观电力存储的经济效益,促进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升级转型,对人类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不管下一代的电池是锂硫、锂空、全固态还是新型锂电池,想实现最高能量密度,总归要用锂金属做负极。虽然现在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