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网|石英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想不到吧,这些日用品让你早已过上纳米生活

   2017-09-01 2640
导读

提到纳米技术,人们可能会觉得离自己好远。其实纳米材料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经在陶瓷釉和有色窗玻璃染色剂中使用。1990年代末以

        提到纳米技术,人们可能会觉得离自己好远。其实纳米材料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经在陶瓷釉和有色窗玻璃染色剂中使用。1990年代末以来,纳米技术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应用中。现在,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对这个微观世界展开新的探索,并将科学发现转化为新的产品。正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告诉我们:我们早已身处纳米时代,我们早已过上纳米生活。


        防晒霜、电吹风、自行车 1600多种消费产品基于纳米技术


        由于具备理想的机械、化学、电学、热学或光学性能,新型纳米材料被应用于日常用品及工业制造之中。据估计,目前市场上有1600多种基于纳米技术的消费产品。


        纳米材料应用最广的是在健康和健身产品方面,如化妆品、个人护理品和服装等。此外,网球拍、自行车、箱包、汽车零件和可充电电池等,也广泛采用纳米材料。


        普通的电吹风或直发器就有可能使用纳米材料降低重量或延长使用寿命。防晒霜已使用了皮肤表面看不到的纳米二氧化钛或氧化锌等防晒成分。纳米工程制备的纤维被用于制造防皱、防沾污的衣物,不仅质轻还可防止细菌滋生。


        在制造业,纳米结构的材料被用于机器零件的表面涂层或润滑剂中,以减小磨损、延长机器使用寿命。具有纳米结构的合金由于强度高、耐久、质量轻的特点,是制造飞机和航天航空零部件的理想高性能材料。它们被用于制造机身、过滤材料及其他零部件,带来更强的耐蚀、抗震和防火性能。


高清可弯曲屏、柔性屏离我们不再遥远


        纳米技术作为促进信息技术和数码电子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进一步提升了诸多电子产品的性能,如电脑、手机和电视等。


        由于纳米技术的进步,集成芯片和晶体管变得越来越小,计算速度却日趋提高。2016年世界上诞生了首个1纳米的晶体管。该晶体管由碳纳米管和二硫化钼而不是硅制成,展示了进一步缩小电子器件尺寸的潜力。


        科学家对纳米材料物理特性的深入理解推动了量子器件的发展,实现了更低能耗下的高速数据传输,并提升信息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量子点或无机半导体纳米晶体的一个应用领域是显示屏产业。基于纳米技术,电视、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显示屏可实现超高清、节能、甚至可弯曲,并产生更加逼真的图像。人们在设计新型透明导电材料时采用了碳纳米管或银纳米线,这为开发各种使用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开启了大门。


大容量充电电池和空气净化滤网让环保再升级


        纳米技术可促进可替代能源的发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为环境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基于纳米技术或新型催化剂,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以及燃料的燃烧变得更加高效,这减少了发电厂、交通工具及其他重型设备的污染和能耗。


        科学家通过纳米工程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性能并降低成本。纳米材料还可用于废热转化,如将汽车尾气转化为有用的能量。


        纳米结构的电极材料可用来提高可充电电池的容量和性能,减轻电池重量,从而提高电动汽车这类交通工具的效能和续航距离。


        此外,纳米技术还可用于水处理和污染物的清理。例如,二硫化钼薄膜等纳米材料能以更高效的过滤性促进盐水淡化,而多孔质的纳米材料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和浮油等有毒物质。此外,纳米纤维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因此可用作净化空气的滤网。


        药物直接输送至病变组织 治疗精准度大幅提升


        纳米技术对医疗和健康产业的影响日趋显著,并在药物输送、生物材料、造影、诊断、活性植入等医疗应用中得到稳步发展。


        纳米技术能让药物突破化学、解剖和生理学阻碍,抵达病变组织,提高药物在病灶位置的聚集量,减小对健康组织的损害。例如,经过精心设计的纳米药物可经血管渗漏点渗入癌变组织,并在靶点位置积聚,从而提高癌症靶向治疗的精准度。


        在医学造影方面,纳米颗粒因其尺寸微小和特殊的化学性质,可在特定组织和肿瘤位置形成积聚,从而实现更便捷、更准确的诊断,并提高治疗效果。

        纳米科技还可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石墨烯、纳米管、二硫化钼等纳米材料可用来制造支架,帮助修复或重塑受损的组织。纳米结构支架能够模仿组织特有的微观环境,促进细胞的附着、繁殖和长成,并诱导正常细胞机能及组织生长。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pownet.com.cn/news/show-706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