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GB/T34013-2017《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等三项动力电池国家标准的详细内容正式公布,又一次将锂电标准化问题推到大众视野内。
虽然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猛,但动力电池型号过多且尺寸规格不统一,“小而散”的制造方式不利于动力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与日韩企业竞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锂电池产业之前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导致整个产业发展混乱,呈现“家家有标准,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从长远来看,规模化生产将是减少研发与生产成本的关键。锂电产品规格尺寸标准的发布,将推动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加速我国锂电标准化制造的进程。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王子冬也曾多次强调标准化对于动力电池行业的意义。他认为,动力电池要延长寿命、实现梯次利用,必须实行标准化生产。
锂电池标准化是行业的发展脉络,“标准化制造、规模化制造”是降低电池成本的根本途径。但是在标准出台一致叫好的大环境下,我们依旧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我们了解到,有些企业认为国家发布的几项标准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实际。仅从GB/T34013-2017《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来讲,部分企业认为单体电池尺寸标准对企业发展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反而会阻碍企业的发展,造成企业投资浪费。
虽然存在质疑的声音,但是多数业内人士已经意识到了标准化对电池制造的重要性,但实际实施的进程却比较缓慢。动力电池的标准化制造,那么锂电标准化的推进存在哪些困难呢?
有业内人士归纳了以下两点原因:首先,动力电池行业尚未成熟,不同企业在动力电池的选材、设计、连接方式等方面往往不能达成共识,各家对于标准的理解都不一样,很难统一;其次,从车企的角度来说,对动力电池的选择往往基于对电池技术的掌握程度及产品的定位,动力电池被动地形成了种类、型号等技术参数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