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企业作为我国钢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接产业上下游、促进钢铁流通方面扮演着“穿针引线”的角色。不过,钢贸行业受宏观经济、市场供需状况的影响大,竞争格局尚不稳定,在整个钢铁市场面临挑战的当下,钢贸行业不仅受到冲击,还衍生出不少新问题。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作为业内权威的国家级行业协会,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对2023年钢贸行业的转型发展有着深刻感知。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表示,要解决钢贸行业的发展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等多方面入手。
2023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这再次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作用。陈雷鸣在接受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要加大力度。“我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在钢铁行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不够显著。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应链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围绕下游需求,以钢厂为龙头,以流通为渠道。但目前,钢铁行业上游企业、流通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还是不能进行有效匹配。”
陈雷鸣认为,想要更好地从供给侧对钢铁行业进行改革,需要从政策上真正建立一个运转良好的供应链条,引导钢铁企业建立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流通与竞争机制。具体而言,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都要协同配合、各司其职,上游钢厂需要根据下游需求下订单,流通企业也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市场行情快速反应,提升商品的流转率,做到“零库存”。
“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也不容忽视。”陈雷鸣对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说道。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多项举措,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产业链供应链是工业经济的命脉,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对于钢铁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改革,陈雷鸣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供应链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上中下游的协同发展,提升资源要素配置和运转效率。若钢铁行业的供应链缺乏协同能力,会对行业发展与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产生不小的阻碍。
陈雷鸣建议,钢铁现代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可以借助上中下游的龙头企业牵头进行规划,各龙头企业特别是央企国企可以在多种领域探索合作共赢的新模式,而非单纯的各自为营、相互竞争。有了这些企业的带动,不仅能为其他企业提供榜样与经验,也能充分带动行业上中下游链条的运行,为钢铁市场注入新活力。
伴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与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不断增强,我国工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也不断加快。许多钢铁生产企业在生产智能化、加工绿色化、产品高端化与服务品牌化上取得很大进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但作为钢铁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许多钢贸企业仍然没有摆脱地域依赖与熟人生意的经营方式,缺乏数字化思维,亟须数字化转型。